【院校+专业组】的平行志愿怎么回事?一次给你讲明白。


二、关于考生排名
物理组、历史组考生分别排名、分别投档录取。
物理组:第1名、第2名、第3名......最后一名;
历史组:第1名、第2名、第3名......最后一名;
高考总成绩相同,也是我们常说的同分考生,按照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名。
事实上,大家在高考查分时,排名是已经显示在成绩单上。排名极其重要,决定了考生投档时的先后顺序。(具体如下)

“省教育考试院投档”与“高校审核录取”无论从工作流程还是具体进行时间都是相对分开的两个环节。
即,省教育考试院集中投档,考生档案到各高校之后,再由各高校分别进行审核录取及分配专业。
“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实际上是投档环节所采用规则。
特别提醒:广东省普通类本科批次投档比例为1:1。(为保证投档的高效性,广东省考试院会在预投档阶段以1:1.05的比例与高校确定最终的本省招生名额,大家了解即可)
下面以广东省2024年物理组本科批为例
分步详解投档过程
假设该考生1专业组志愿为中山大学219专业组(含计算机类(计算机、信息与计算科学)、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类(智能科学与技术、智慧交通专业)、人工智能),2024该专业组最低位次为4019位。
而中山大学219专业组广东招生计划为435人。
检索考生1专业组志愿,检索该专业组是否还有剩余招生计划。
有,则投档。
这名考生投档成功后,后续02-45志愿不在检索。
中山大学219专业组剩余招生计划变为0人。
假设该考生1专业组志愿也为中山大学219专业组(含计算机类(计算机、信息与计算科学)、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类(智能科学与技术、智慧交通专业)、人工智能),2024该专业组最低位次为4019位。
检索该考生1专业组志愿,检索该专业组是否还有剩余招生计划。
已无,则看2专业组志愿。
假设该考生2专业组志愿为中山大学218专业组(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深圳)、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珠海)),2024该专业组最低位次为4607位。
有,投档。考生投档后,后续03-45志愿不再检索。
中山大学218专业组剩余招生计划变为减少1人。
小结1>
这2名考生之所以分别能够投档到中山大学219、218专业组,并不是因为分数达到“中山大学专业组最低投档分数线”,而是轮到他们投档时,中山大学这个专业组尚有剩余的招生计划。
而第4019名也就是最后一位投档进入219专业组学生的分数,自然形成了相应组的最低投档分数线,即643分。
这也就是大家常常会出现的一个误区,认为是先有线再投档。
实际上是先投档,每个专业组最后一名投档进来学生的分数自然形成各个专业组的最低投档分数线。
等全部投档结束后,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汇总公布。
院校+专业组模式,由于“专业组”是最基本的填报及投档单位,所以高校有几个专业组,就会出现几条最低投档分数线。
比如2024年中山大学各专业组在广东最低投档线如下

检索该考生01专业组志愿,检索该专业组是否还有剩余招生计划。
假设该考生01专业组志愿也为中山大学219专业组(含计算机类(计算机、信息与计算科学)、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类(智能科学与技术、智慧交通专业)、人工智能),2024该专业组最低位次为4019位。
此时该专业组剩余招生计划0,无法投档,则继续检索该考生02专业组志愿。
假设该考生02专业组志愿为中山大学218专业组(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深圳)、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珠海)),2024该专业组最低位次为4607位。
如果该考生02专业组志愿为华南理工大学202组(计算机全英创新班、计算机拔尖基地班、计算机类(计算机、网络工程、信息安全))2024最低位次为5640,2024年广东招生184人。
中山大学218专业组放在03志愿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我们知道,该考生将会投档华南理工大学202专业组。
再也没有机会再进入中山大学218专业组了。
假设来到第10000名考生,检索该考生志愿表。
1中山大学219组,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2中山大学218组,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3华南理工大学202组,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
44中山大学221组,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45华南理工大学203组,有剩余招生计划,投档。
这就是所谓的“平行”,也就是说,轮到某考生投档时,依次检索该考生院校专业组志愿,各个志愿都是平行且有效的,直到最后一个。并不会因为某个专业组志愿靠后就会“减分”。
另外,大家注意到没有,当某一名考生投档时,排名比他靠后的考生均处于等待状态。
这就是平行志愿的重要规则“分数优先”
前一名在投档,后续考生均排队等待。比如在检索第1000名考生的志愿表时,1001名及后续考生都处于等待状态。
也就是说,第1000名考生,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哪怕放在第40个,也比1001名放在第1个有效。因为,只要第1000名考生没有检索投档结束,就不会轮到第1001名。
这一点大家一定要仔细的理解清楚,只要是排名比你低的考生,无论专业志愿填报在哪一个,都不如你的有效,也不会“抢”走你的志愿。
因为,只有你先检索投档结束,才能轮到下一名考生。
假设出现了这种情况,华南理工大学205专业组总招生计划304人,而前面15906名考生,只有303人成功投档。
而第15907名考生填报了:
01中山大学221组,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02华南理工大学204组,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03华南理工大学205组,有剩余招生计划,投档。
至此,华南理工大学所有专业组最后一个名额被占,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组最低位次15907位次,对应分数610分。
<小结4>
这就是大家经常讨论的平行志愿“捡漏”,当然出现的几率也是极低。一方面是考生要敢于填报,另外一方面就是足够的运气,比你排名靠前的考生没有抢走你目标院校专业组全部的招生计划。
假设来到第16000名考生,检索该考生志愿表。
01,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02,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
44,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45,华南理工大学205组已满,投档失败。
检索完这名考生45个专业组志愿,各个专业组招生计划均已满。那么这名考生就投档失败,就这是平行志愿常说的“滑档、掉档”。
<小结5>
“滑档”的原因在于,志愿填报过于激进,当轮到该考生投档时,所填报的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招生计划均被比他排名靠前的考生占满。
所以,虽然志愿都是平行的,但是一定要在自己分数基础上合理的定位院校专业组范围,充分考虑到平行志愿滑档风险,各院校专业组志愿拉开梯度,合理设置“冲、稳、保”,避免出现掉档!
直到处理完物理组最后一名考生的志愿,本轮投档结束。
<小结6>
这里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一轮投档,一般俗称为“常规志愿”,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这就是平行志愿另外一个重要的规则:“一次投档”。
按照排名依次检索,每个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且一旦投档成功,考生的其他专业组志愿即自动作废。比说如,某考生05专业组志愿投档成功,那么06-45志愿即失效。
以上就是平行志愿投档流程详解: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
目前有3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