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专业组】的平行志愿怎么回事?一次给你讲明白。

本文是少年的2025高考科普系列。

少年以2025广东最新志愿填报政策为例,分析以广东,江苏,河南,湖南,四川,湖北,陕西,山西等省份为代表的院校+专业组的平行志愿的录取机制。
从最基础知识科普,希望能帮助到小白家长更好的做好志愿规划。
后续会单独更新以浙江、山东、河北、辽宁、重庆、贵州、青海为代表的院校+专业,专业+院校无调剂的志愿填报。

以广东省2025高考报考政策为例,
其他省份的院校+专业组可做类比。
少年梳理投档录取过程,帮助大家深度了解“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的各个细节,助力各位大家更好指导孩子们。

一、关于志愿样表
广东省普通类本/专科批常规志愿采用“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本科和专科录取批次普通类(物理、历史)均设 1 个平行志愿组
可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 6 个专业志愿和 1 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广东省高考普通类本科批志愿样表(局部示例)

从志愿填报样表可以看出,“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是以“专业组”为最基本的填报单位如果同一高校有多个单列招生代码或者是同一招生代码下有多个专业组,在志愿填报时,每个专业组就要占一栏,组内最多可以填报6个专业。


二、关于考生排名  

在普通类本科批常规志愿正式投档开始前,分数过本科线、填报了本科批,分物理组/历史组按照高考总成绩分别排队,等待投档。
在各批次录取时间以及优先级方面,也就是说如果强基计划,提前批,本科批都填的情况下,强基计划>提前批>本科批>专业批。

物理组、历史组考生分别排名、分别投档录取。

物理组:第1名、第2名、第3名......最后一名;

历史组:第1名、第2名、第3名......最后一名;

高考总成绩相同,也是我们常说的同分考生,按照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名。

事实上,大家在高考查分时,排名是已经显示在成绩单上。排名极其重要,决定了考生投档时的先后顺序。(具体如下)


三、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流程详解

省教育考试院投档”与“高校审核录取”无论从工作流程还是具体进行时间都是相对分开的两个环节

即,省教育考试院集中投档,考生档案到各高校之后,再由各高校分别进行审核录取及分配专业。

“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实际上是投档环节所采用规则。

特别提醒:广东省普通类本科批次投档比例为1:1。(为保证投档的高效性,广东省考试院会在预投档阶段以1:1.05的比例与高校确定最终的本省招生名额,大家了解即可)


下面以广东省2024年物理组本科批为例

分步详解投档过程

开始投档

检索物理组第4019名(643分)志愿表:


假设该考生1专业组志愿为中山大学219专业组(含计算机类(计算机、信息与计算科学)、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类(智能科学与技术、智慧交通专业)、人工智能),2024该专业组最低位次为4019位。


而中山大学219专业组广东招生计划为435人。


检索考生1专业组志愿,检索该专业组是否还有剩余招生计划。


有,则投档。


这名考生投档成功后,后续02-45志愿不在检索。


中山大学219专业组剩余招生计划变为0人。



检索物理组第4020名(643分)志愿表:


假设该考生1专业组志愿也为中山大学219专业组(含计算机类(计算机、信息与计算科学)、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类(智能科学与技术、智慧交通专业)、人工智能),2024该专业组最低位次为4019位。


 而中山大学219专业组广东招生计划为435人。


检索该考生1专业组志愿,检索该专业组是否还有剩余招生计划。


已无,则看2专业组志愿。


假设该考生2专业组志愿为中山大学218专业组(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深圳)、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珠海)),2024该专业组最低位次为4607位。


 而中山大学218专业组总招生计划为404人。


有,投档。考生投档后,后续03-45志愿不再检索。


中山大学218专业组剩余招生计划变为减少1人。


小结1>

这2名考生之所以分别能够投档到中山大学219、218专业组,并不是因为分数达到“中山大学专业组最低投档分数线”,而是轮到他们投档时,中山大学这个专业组尚有剩余的招生计划。

而第4019名也就是最后一位投档进入219专业组学生的分数,自然形成了相应组的最低投档分数线,即643分。

这也就是大家常常会出现的一个误区,认为是先有线再投档

实际上是先投档,每个专业组最后一名投档进来学生的分数自然形成各个专业组的最低投档分数线。

等全部投档结束后,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汇总公布。

院校+专业组模式,由于“专业组”是最基本的填报及投档单位,所以高校有几个专业组,就会出现几条最低投档分数线

比如2024年中山大学各专业组在广东最低投档线如下


继续检索物理组第4021名志愿表:



检索该考生01专业组志愿,检索该专业组是否还有剩余招生计划。


假设该考生01专业组志愿也为中山大学219专业组(含计算机类(计算机、信息与计算科学)、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类(智能科学与技术、智慧交通专业)、人工智能),2024该专业组最低位次为4019位。


此时该专业组剩余招生计划0,无法投档,则继续检索该考生02专业组志愿。


假设该考生02专业组志愿为中山大学218专业组(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深圳)、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珠海)),2024该专业组最低位次为4607位。


 有,投档。考生投档后,后续03-45志愿不再检索。

如果该考生02专业组志愿为华南理工大学202组(计算机全英创新班、计算机拔尖基地班、计算机类(计算机、网络工程、信息安全))2024最低位次为5640,2024年广东招生184人。


中山大学218专业组放在03志愿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我们知道,该考生将会投档华南理工大学202专业组。


再也没有机会再进入中山大学218专业组了。


小结2>
这就是平行志愿的重要规则遵循志愿”。轮到某考生投档时,按照该考生所填报专业组顺序,依次检索,哪一个组尚有剩余招生计划,则投档到哪一个。
所以,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把更想去的院校专业组靠前。

继续依次检索:


假设来到第10000名考生,检索该考生志愿表。


1中山大学219组,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2中山大学218组,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3华南理工大学202组,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


44中山大学221组,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45华南理工大学203组,有剩余招生计划,投档。


小结3>

这就是所谓的“平行”,也就是说,轮到某考生投档时,依次检索该考生院校专业组志愿,各个志愿都是平行且有效的,直到最后一个。并不会因为某个专业组志愿靠后就会“减分”。

另外,大家注意到没有,当某一名考生投档时,排名比他靠后的考生均处于等待状态。

这就是平行志愿的重要规则“分数优先”

前一名在投档,后续考生均排队等待。比如在检索第1000名考生的志愿表时,1001名及后续考生都处于等待状态。

也就是说,第1000名考生,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哪怕放在第40个,也比1001名放在第1个有效。因为,只要第1000名考生没有检索投档结束,就不会轮到第1001名。

这一点大家一定要仔细的理解清楚,只要是排名比你低的考生,无论专业志愿填报在哪一个,都不如你的有效,也不会“抢”走你的志愿。

因为,只有你先检索投档结束,才能轮到下一名考生。



继续检索,假设来到第15907名(610分)的考生:


假设出现了这种情况,华南理工大学205专业组总招生计划304人,而前面15906名考生,只有303人成功投档。


而第15907名考生填报了:


01中山大学221组,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02华南理工大学204组,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03华南理工大学205组,有剩余招生计划,投档。


至此,华南理工大学所有专业组最后一个名额被占,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组最低位次15907位次,对应分数610分。


<小结4>

这就是大家经常讨论的平行志愿“捡漏”,当然出现的几率也是极低。一方面是考生要敢于填报,另外一方面就是足够的运气,比你排名靠前的考生没有抢走你目标院校专业组全部的招生计划。


继续依次检索:


假设来到第16000名考生,检索该考生志愿表。


01,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02,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

44,已满,检索下一专业组志愿,

45,华南理工大学205组已满,投档失败。


检索完这名考生45个专业组志愿,各个专业组招生计划均已满。那么这名考生就投档失败,就这是平行志愿常说的“滑档、掉档”。


<小结5>

“滑档”的原因在于,志愿填报过于激进,当轮到该考生投档时,所填报的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招生计划均被比他排名靠前的考生占满

所以,虽然志愿都是平行的,但是一定要在自己分数基础上合理的定位院校专业组范围,充分考虑到平行志愿滑档风险,各院校专业组志愿拉开梯度,合理设置“冲、稳、保”,避免出现掉档!


继续依次检索:


直到处理完物理组最后一名考生的志愿,本轮投档结束。


<小结6>

这里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一轮投档,一般俗称为“常规志愿”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这就是平行志愿另外一个重要的规则:“一次投档”。

按照排名依次检索,每个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且一旦投档成功,考生的其他专业组志愿即自动作废。比说如,某考生05专业组志愿投档成功,那么06-45志愿即失效。


以上就是平行志愿投档流程详解: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


少年关于“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分析,今天全部告诉你了。

如果有触动,请多转发,让好运源源不断流向您和家人。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NjcwNTg1Ng==&mid=2247487048&idx=1&sn=f516db7cd232d7070f473fbb24b00d57&scene=21#wechat_redirect





【院校+专业组】投档后的专业分配问题

本文是少年的2025高考科普系列(二)

【院校+专业组】的平行志愿怎么回事?一次给你讲明白。
书接上文,未看过第一篇的建议看完再看此篇。

今天我们聊聊【院校+专业组】的专业分配问题。
相信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了,在第一篇的的投档环节,我们没有谈到专业。

在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模式下,在投档这个环节是不看专业的只依据【考生排名】、【考生志愿表】及【高校各专业组招生计划总数】进行投档,投满即止。

常规志愿投档结束后,考生档案投到各大高校某个专业组之后,再由高校审核录取,分配专业

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一般情况下,【院校+专业组】省份投档比例一般不超过1:1.05。比如,广东省普通类本科批正式投档比例为1:1(但实际投档比例是1:1.05,因为预投档阶段高校一般会追加到1:1.05,了解即可,不深究)。

最终表现为:比如说某高校某个专业组总计划招生100人,那么就会只投档不超过105人。(一般情况下,服从调剂且没有不符合录取的情况下不退档)

也就是说,只要是进档考生,一定是有位置可以录取到组内某个专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被心仪的专业录取。

高校给进档考生分配专业,当然也不是随机的,会按照学校既定的专业分配规则,依据学生填报的6个专业顺序来进行。

(对于高校承诺的保专业,不在这里探讨)

专业分配规则主要以分数优先,也有志愿优先分数级差等。

具体高校按什么原则分配专业,同学们可以查阅各高校当年的招生章程。

对于不同的专业分配原则,可以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

先看最主流的专业分配方式:就是分数优先,也叫作“分数清”。


考生投档到学校后,由招生院校审核在符合其他条件的前提下,根据考生高考成绩总分排名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依次按考生专业志愿录取。

也就是分高的优先选择专业。

继续举例说明:
2024年中山大学219专业组在广东省一共招生5个专业/专业类,总人数为435人,具体各专业/专业类招生人数如下:


在中山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招生中
第十六条  对已进档考生,学校按分数(投档成绩)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不设专业志愿级差;

这就是就是分数清。

举例说明,接下来看分数清下的专业分配。
假设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同学成绩及相应位次如下:


1.分数从高到低检索到张三(650分,2852位次)时,第一个专业计算机类(计算机、信息与计算科学)一共165个名额,还剩下最后一个空额。
张三分配到此专业。至此,本专业全部招满。

2.检索到李四(645分,3777位次)时,第一个专业计算机类(计算机、信息与计算科学)165个名额已全部满额。
检索李四第二个专业,网络空间安全一共61个名额,还剩下一个名额,李四分配到此专业。至此,本专业全部招满。

3.检索到王五(644分,3982位次)时,第一,第二,第三个专业全部满额。第四个专业计算机类(智能科学与技术、智慧交通)60个名额,还剩下一个名额。
王五分配到此专业。至此,本专业全部招满。

4.检索到赵六(643分,4029位次)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全部满额,只有人工智能专业有名额。赵六被人工智能专业录取

假设赵六,只填了前4个专业志愿,而第五个人工智能专业没填,且不服从调剂的情况下,直接会退档处理。

通过以上2024真实录取情况可以看出:

分数优先对进档考生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高分考生,只要分数排名靠前,就可以按顺序录取到自己报考的专业中。

扩展延伸(可以不看)细心的家长会发现,中山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的最低位次竟然比计算机类(智能科学与技术、智慧交通)还低。

我们会发现,考生的专业志愿排序也并非理性的。

计算机含智能科学与技术、智慧交通专业(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深圳校区)。智能科学与技术(080907T)属于智能工程学院,是属于是计算类专业的,这个专业的主干学科就是计算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含实验)、智能机器人技术、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编程语言、计算机视觉等。所以,不难看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以计算机为主干、为基础的一个专业,所以把这个专业放在计算机大类中无可厚非。
我们再来看交通工程这个专业,在官网中是这样介绍的:中山大学交通工程专业重点关注『智能交通』方向,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培养学生具备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安全和环保及新能源工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翻译一下,就是中山大学的交通工程就是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用在传统的交通领域的一门专业。
这个专业既要求学生掌握传统的交通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应用,对交通工程系统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学习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课程,并把它们应用在传统交通领域。这就是中山大学的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有:交通大数据技术、自动驾驶汽车基础、车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编程语言、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交通规划、交通环境工程、交通流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运筹学、地理信息系统等。所以,了解到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看智能科学与技术、交通工程专业放入计算机大类,是不是就能理解了呢!但是这样“新交通”专业比人工智能分数高是否合理呢?交给大家判断。

接下来看,专业清(志愿优先)
也就是“专业志愿优先录取规则”,指考生投档到学校后,由招生院校审核在符合其他条件的前提下,先将进档考生按其第一专业志愿分成不同的队列,然后将每个队列内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按专业招生计划数依次录取。
对于第一专业志愿未能录满的专业,则从未录取的考生所填报的第二专业志愿中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以此类推,将依次从三、四、五、六专业志愿报考的考生以及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中录取,直到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
看起来有些复杂,举例说明,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第十三条。

根据进档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具体情况,按照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确定录取专业,即该专业优先录取第一专业志愿报考的进档考生,且不设专业志愿分数级差。

这就是专业清(志愿优先)

202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5专业组在广东省一共招生21个专业/专业类,总人数为101人,具体各专业/专业类招生人数如下(篇幅原因,截取部分):
接下来看专业清下的专业分配。
假设张三,李四,王五同学成绩及相应位次如下:
按照专业志愿优先录取规则的办法,录取顺序如下:

第一步
先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安排考生。共招收6人,假设此专业组的101人中第一志愿填报电子专业考生共50人,这50人按分数高到低排序后,张三排名第六名,李四排第六名之后,则张三被电子信息专业录取。

第二步
为地质学专业安排考生,共招收3人,假设第一志愿填报地质学专业考生共30人,这30人按分数高到低排序后,王五排名第三名,则王五录取地质学专业。李四虽然分数高于王五,但未将地质学列为第一专业志愿队列,优先级就不如王五,无法安排地质学专业。

第三步
李四则等在第一志愿“电子信息类”排序完成后,第二志愿安排,如第二志愿所选专业“地质学”在第一轮选择中满了,需等到第二志愿全部完成后,第三志愿安排,以此类推,当6个志愿所有专业都满了后,服从调剂会安排其他剩余专业,如果不服从调剂则退档处理,录取工作结束。

通过例子可以看出:专业志愿排序在进档考生的专业确定时具有绝对的优先权,分数只是在同一志愿考生排序录取时起作用。设置专业志愿优先录取规则的高校往往是比较重视考生的专业倾向,保护考生的专业志愿


最后来看,专业极差

也就是所谓的“有专业级差的录取规则”,就是在专业录取时优先考虑分数,但是又设置了各个专业志愿间的分数级差。具体地说,由招生院校审核在符合其他条件的前提下,高校将进档考生按分数由高到低排队,首先检索位次排在第一的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如该考生第一专业志愿符合专业录取要求且专业未满额,则被录取,然后继续检索位次排在他后面考生的专业志愿。
如果该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已经满额,则将该考生考分减去预先设置的专业级差,并将其第二专业志愿视为第一专业志愿,以考生减去专业级差后的分数,与其他尚未分配专业的考生再次排队录取。以此类推,直至所有考生专业志愿处理完毕。
最后未能在所填报的专业志愿中顺利分配专业的考生,则看其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将其调剂到还有计划余额的专业中去,如果考生不服从调剂,则被退档。

“专业级差”规则是按投档考生的成绩顺序,同时考虑专业志愿的录取规则。它在主要考虑考生成绩的情况下,能够比较好地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从而减少考生被调剂数量。

级差分无穷大就是“专业志愿优先”规则,级差分为零就是“分数优先”规则。

考虑到专业极差民办院校居多,不是少年的主要用户,暂不做举例。

少年建议:

具体高校按什么原则分配专业,大家可以查阅各高校当年的招生章程。对于不同的专业分配原则,可以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
对于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来分配专业的高校,大家在设置6个专业时,也可以适当设置各专业“冲、稳、保”梯度,尽量避免被调剂。(当然也可以跟相应高校谈保专业不调剂)
对于采用“志愿优先”及“分数级差”原则来分配专业的高校,一定要详细参考往年各专业的录取情况,慎重填报第一专业志愿。

按照高校的专业分配原则,如果考生填报的6个专业均无法满足,在考生服从专业调剂的前提下,会安排到尚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会退档。


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

1、调剂的范围为本专业组内尚未满的专业,不会调剂到其他专业组,更不会调剂到招生计划册上没有的专业。
2、只有在考生所填报的6个专业均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才进行专业调剂,所以这6个专业志愿不属于调剂。
3、对于招生专业不足6个的专业组,没有调剂空间。例如,组内只有3个专业,考生只要投档进来,一定会被这3个专业其中之一录取。

最后,我们聊聊,“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最大的风险:“因不服从专业调剂导致退档”。

很多对平行志愿不了解的同学和家长,志愿填报时每个专业组都只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然后不服从专业调剂。

认为说如果上一个专业组投档后,没有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被退档,还可以去下一个专业组去选喜欢的专业。这是完全错误的!

常规志愿投档只有一次,一旦成功投档某专业组,那么其他志愿都自动失效了。如果不服从调剂被退档,那么本科批常规志愿是不可能有机会了,因为整个投档流程已经结束。

另外,在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少部分考生可能还会因不满足高校专业的录取要求而出现退档风险,比如身体条件、单科成绩要求、外语口试要求等(会在招生章程或招生计划册注明)。

所以大家在填报本科批常规志愿时,首先建议服从专业调剂,同时也要详细的了解各目标专业组内专业是否有其他的特殊录取要求。如果自身不满足相关要求,不要盲目填报,避免退档风险。

万一退档了怎么办?

就要和之前“滑档”的同学一起,进入征求志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补录,这就比较危险了,一般情况下,进入补录的考生大概率去选择复读了或者走计划外的高校了。


少年关于【院校+专业组】投档后的专业分配问题分析,今天全部告诉你了。

如果有触动,请多转发,让好运源源不断流向您和家人。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NjcwNTg1Ng==&mid=2247487059&idx=1&sn=c335d1c96409a42a47f4f51118e454a8&scene=21#wechat_redirect

【院校+专业组】什么是专业调剂?如何避免被调剂?一文读懂!

本文是少年的2025高考科普系列(三)

 关于【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请看下面两篇
【院校+专业组】的平行志愿怎么回事?一次给你讲明白。
【院校+专业组】投档后的专业分配问题

今天聊聊什么是专业调剂以及如何避免被调剂?


一、什么是专业调剂?

首先,大家要明白高校招生录取的3个基本环节:

生填报志愿→省考试院投档高校审核录取后,再分配专业:

图片


浙江、山东、河北、辽宁、重庆、贵州、青海为代表的【院校+专业】,【专业+院校】就不存在调剂。

以广东,江苏,河南,湖南,四川,湖北,陕西,山西等省份为代表的【院校+专业组】模式,志愿填报时,1个“院校专业组”为1个志愿单位,组内最多可以填报6个专业,会涉及到专业调剂问题。


【院校+专业组】模式在投档时,也只是投档到某个专业组,并不会涉及到具体的专业。

在成功投档到某个【院校+专业组】后,才会由高校审核,并为进档考生具体分配专业。

也就是说,专业调剂是以成功投档到某院校专业组为前提。

高校给进档考生分配专业,当然也不是随机的,会按照学校既定的专业分配规则,依据学生填报的6个专业顺序来进行。
有的是分数优先,有的是志愿优先,有的是专业级差等。
【院校+专业组】投档后的专业分配问题
关于高校具体依据何种原则分配专业,同学们可查阅各高校当年的招生章程。
不管采用何种专业分配原则,不少院校专业组都会出现部分考生即便填报了 6 个专业,最终却都无法被录取的状况。
举例来说,在本科批次中,有一个【院校 + 专业组】,该专业组内设有 10 个专业,每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各不相同,整个专业组预计招收 100 名学生。在投档阶段,会有 100 名考生被投进这个专业组。随后,在高校进行审核录取以及专业分配环节,会按照特定的规则,把这 100 名考生具体分配到 10 个专业当中。
假设这所高校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来分配专业,即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依次检索考生的专业志愿并进行专业分配。
当轮到成绩靠后的学生时,如果他们所填报的 6 个专业都已经被前面的学生选完,那么这些学生就只能被调剂到尚未招满的专业。
综上所述,专业调剂指的是,考生被投档到某个“院校 + 专业组”之后,若该考生填报的 6 个专业都未被录取,并且考生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那么就会将该考生调剂到这个专业组内其他尚未招满的专业。
二、如何避免被专业调剂?

志愿填报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在参考各院校专业组往年录取情况时,会大致的分为“冲、稳、保”三个梯度。

具体专业组具体分析调剂风险,服从调剂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调剂,也是取决于考生分数是否有足够的优势及具体高校的专业分配原则。

如果以最低位次或者接近最低位次被投档

这部分院校专业组,属于“冲”,专业调剂风险极大。

如果组内有不能接受的专业,切勿盲目填报,

尽量选择一些大致都能接受的院校专业组去冲。


如果以接近往年平均位次或者中位数位次被投档

也还是存在一定专业调剂风险。

所以要对比组内各专业往年的详细录取情况,还有结合招生计划的变动等情况,具体分析各专业录取概率。


如果以最高位次或者接近往年最高位次被投档

专业调剂风险极小。(填报前可以与大学本省招办相关老师密切沟通,是否可以保专业)


但对于绝大多数同学需要按照高校不同的专业分配原则,要采用不同的专业排序应对策略:


对于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来分配专业的高校,同学们在设置6个专业时,也可以适当设置各专业“冲、稳、保”梯度,尽量避免被调剂。


对于采用“志愿优先”及“分数级差”原则来分配专业的高校,一定要详细参考往年各专业的录取情况,填报第一专业志愿最为关键


三、不服从调剂会有退档风险!

考生投档到某个“院校+专业组”后,如果该考生所填报的6个专业均未被录取,且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则将该考生调剂至组内的尚未招满的其他专业。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会出现什么情况?

退档!


四、被退档,还会检索下一个志愿吗?

不会!

“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模式下,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例如广东省2025普通类本科批次,如果不服从调剂被退档,不会检索下一志愿,只能去征集志愿或者高职(专科)批次。

所以建议大家,要选择服从调剂!


以广东2025本科批次常规志愿为例,填报A、B、C...等45个“院校+专业组”。

假设A专业组成功投档,但是分数刚刚压线,如果所填6个专业都未能录取,而又不服从调剂,则会被退档。

一旦退档,因为投档已经结束了,本科批次其他44个志愿全部失效,没有机会再投档了。

只能去填报征求志愿碰碰运气了。

如果征求志愿还没有录取,也就失去了读本科的机会。

这一点,建议大家一定要充分了解【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的详细投档流程。
【院校+专业组】的平行志愿怎么回事?一次给你讲明白。

所以,“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要么不会被投档,要么投档了只要在服从调剂的情况下,一定会被录取,除非考生不符合院校的其他招生要求,比如单科成绩、身体条件、口语要求等。

最后,在“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模式下,建议大家一定要服从调剂!避免被退档的风险,切勿因小失大。


如果有触动,请多转发,让好运源源不断流向您和家人。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NjcwNTg1Ng==&mid=2247487066&idx=1&sn=d001e2bfd4d2463d26317a657aa6bdf7&scene=21#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