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无数家庭的书桌上都摆满了高校招生简章,妈妈盯着“985”、“211”的标签,爸爸念叨“学医稳定”,孩子却执意要报冷门的地质学,只因喜欢《国家地理》杂志。家长怕选错一步耽误孩子一生,孩子怕妥协一次失去自我。
其实,志愿填报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就像拼图一样,学校、专业、兴趣和城市需要找到彼此的咬合点。关键在于,如何让这些“碎片”拼出孩子未来人生的蓝图?今天就来说说报志愿不得不考虑的:学校、专业、兴趣和城市之间的关系。
1、大学
大学和中、小学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大学是要结合专业而言的。中、小学开设的课程各个学校都一样,您可以通过师资力量、升学率把中小学比出一个绝对的高下。而大学不是这样,如果脱离专业谈大学,那就太片面了。
清华好不好?当然好,老百姓心目中国内大学第一的存在。但是清华的临床医学由于开设比较晚,目前实力还比较弱。如果孩子高考考了680、690想学医,去清华读临床反而不明智。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用人单位会因为清华的名气,就默认和浙大、协和、复旦的临床一样吗?不可能的。
在国内除了“985、211、双一流”是官方认可的硬通货以外,其他的大学排名仅仅是排名机构为大学构建的一个虚拟光环。什么上流985、末流211,这些都是老百姓按照院校投档分自己定义的。高考考多少分,就会自然对应到某一层的大学,这不是你能主动选择的事情。
2、专业
大学的层次是结合高考分数的被动选择,但专业的选择可以是家长和考生共同决定的。对于一个以就业为目的读大学的家庭来说,专业才是选择的重点。
现在想就业,除了考公考编报那些三不限的岗位,或者应聘一些行政后勤类的岗位,还会有哪些岗位不要求专业吗?就算企业招一名销售,也得是专业的。销售药品、医疗器械、行业设备、软件等等,各种性能指标都解释不明白,客户都比你专业。
很多家长幻想着先报一个冷门专业考进一所好大学,然后再转专业。可是一所大学里热门专业比冷门专业录取分高几十分,凭啥申请一下就能和高分同学学一个专业了?大学里转专业一般采取转出自由,但转入限制的方式。想转出没问题随便申请,但是好专业一共就两三个转入指标,谁一定有把握在上百个转入申请中脱颖而出呢?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孩子将来的就业来说,大学里专业的评级比大学排名要重要得多。选一个适合孩子的好专业,然后到学科评估高的院校去学这个专业,毕业就业的时候会比那些名牌院校的冷门专业更有优势!
3、孩子的兴趣
要不要根据孩子的兴趣选专业?您根据这三个步骤一定要分析:
第一个步骤:找到兴趣里的职业倾向
孩子的兴趣可以分为利己和利他两类。利己就是为了愉悦自己,得有本事先赚到钱,才能养得起这种个人兴趣。而利他的兴趣,比如发明创造、生产劳作、服务别人,这才叫职业倾向性。比如有的孩子想当警察,或者想当老师,那么警察和老师就是他的职业倾向。
第二个步骤:职业倾向是否适合孩子
比如孩子想当警察就代表他擅长这个职业吗?也许这种志向仅仅是因为被影视剧里面警察的角色深深吸引了而已。体能训练过不过关,勇敢还是胆怯,遇事心理素质怎么样,做家长的都要考虑一下。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也说不清想学什么,但往往这个专业不学,那个职业不干,先把很多方向直接否决掉。王思聪学的哲学,他随便学啥都不愁生活,这种是特例。真进入了社会,人得先谋生才有随便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普通家庭得结合实际,和孩子一起商量达到共识。被删掉的专业选择,其中也许就有适合的谋生选项。
第三个步骤:即便擅长也要符合社会需要
根据自己的特长选专业可以吗?那得看情况。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建筑设计,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美术功底都很好,以后当建筑设计师肯定是一把好手。但是现在的城市发展已经不需要那么多设计师了,土木工程都成夕阳产业了。因此,即便是你擅长的兴趣,也一定要考虑社会需求的因素。如果选择社会需求萎缩的专业,那么毕业的时候大概率会面临就业难、发展受限等诸多问题。
就业的本质就是社会需求,既不取决于你的兴趣,也不取决于你的擅长。社会有需求才有就业,社会没有需求,即便有十八般武艺,也无施展之处。
4、地域
地域就是选大学的指标之一,家长们先要清楚地域和就业的关系。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地域”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一张隐形的资源地图。不同地区的发展战略、产业布局与高校专业设置形成深度咬合,家长若能看清现状,就能帮孩子找到“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的最佳平衡点。
比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是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聚集地;湖北、河南、湖南,是传统的产业升级与“新工科”的迅猛发展之地;四川、重庆、陕西,是航空航天、生态经济、清洁能源等国家战略项目的密集地……
不是说孩子在哪个城市读了大学毕业就一定要留在那个城市就业,而是说所学的专业是否匹配当地的就业环境和岗位,在当地就业的概率就会大一点。比如专业是车辆工程,恰好当地的汽车产业非常发达,那么真的就有可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当地的车企中顺利找到工作。
报志愿就是要对社会中的一些基本常识、概念、规则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这些才是您帮孩子做好这次人生重大选择的地基。有句话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愿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土壤里扎根,在热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BHi5kdUZpbHgGPbQNVR9g
目前有3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