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和发展对美术生有什么影响?AI对于美院和综合性大学的影响有什么不同?(一)


AI的发展和应用,给各行各业带来很多发展机会,也带来很多失业的机会。


对于美术生也不例外,美术生家长们对于学美术的前途也是抱着疑问,AI画图又快又好,学美术还有用吗?如果AI能取代画家和设计师,学美术还有什么意义?

群里也有不少设计行业内的家长,有设计师家长说,平常用到一些插画,以前是自己画的,需要一两天时间,现在用AI瞬间出图,自己都产生了迷茫,孩子学美术还有前途吗?该选什么专业?好像什么专业都会有AI的影响。

这个话题也是家长们经常聊的话题之一,很多自媒体大V和专家也都探讨过,我从自己的角度说说关于AI对于美术生具体有哪些影响自己的看法,再说说对于美院和综合性大学有什么不同影响的看法。





AI能不能取代设计师,AI本身也有答案:

AI能取代设计师吗?

AI回答:

AI不会完全替代设计师。虽然AI在设计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能够自动生成设计方案、进行数据分析、优化空间布局等,但设计师的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性仍然显著。

AI在设计领域的应用

  1. 提高效率:AI可以快速生成大量的设计方案,为设计师提供灵感和参考,从而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

  2. 数据分析:AI能够分析大量用户数据,了解用户需求和偏好,帮助设计师创作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

  3. 优化方案:通过算法和数据分析,AI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设计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设计师的独特价值

  1. 创造力与审美:设计师拥有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眼光,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作品。这是AI难以企及的,因为AI的创作是基于算法和数据的,缺乏人类的情感和灵感。

  2. 沟通能力:设计师能够与客户进行深入的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案。这种沟通能力是AI无法替代的。

  3. 专业知识与经验: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功能性、用户体验、文化内涵等。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做出更合理、更全面的设计决策。

AI与设计师的协作

实际上,AI已经成为设计师的得力助手。设计师可以利用AI工具快速生成设计方案、进行数据分析、优化空间布局等,从而专注于创意和思考。这种人机协作的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结论

虽然AI在设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无法完全替代设计师。设计师的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在于他们的创造力、审美能力、沟通能力和专业知识。未来,设计师应该积极拥抱AI技术,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创造出更加出色的作品。因此,对于想要从事设计行业的人来说,学习美术和设计技能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重复性高的工作,更有规律和程序性,需要数据分析,需要效率的一些工作,较容易被替代,而一些更考验思维创意的工作,需要创造性的工作,没有那么容易被替代。

这些说法听起来都差不多,但不落实到具体的细节,还是没有那么容易理解,还是有点迷糊。





我也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也一直想对这个问题有一些更具体一些的体会,群里有一些家长本身就是设计师,他们的亲身体验更为具体和直接,我也学到不少知识,收获很多,结合自己的认知总结一下。

其实AI也并没有那么神秘,很多设计师都已经在用AI,MJ、SD、各种国产AI都有在用的。

为了研究和讨论这个问题,我自己也尝试了一下简单的AI运用,然后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当然我是业余玩票的,对于作品不要要求过高哈,但道理是相通的。





这张图总结了AI对于设计领域运用的几个方向

一、图形与平面设计

在一些平面设计方面,比如一些宣传海报、包装设计,在一些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用AI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比如酒类的包装设计,我感觉大同小异,市场上普遍都是这种风格。





用AI生成个差不多的,就非常快,而且可以瞬间生成很多个,给客户选择。





AI操作界面

而且,标贴上的插画,如果是一个插画师用手工绘画,需要一两天时间绘制一幅,而且并非所有视觉传达设计师都能自己画高质量的插画,如果用AI,就可以瞬间生成多幅,大大提高效率。





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AI生成的基本就能用,而且不花钱。

我之前写的多篇文章中就用了很多AI生成图,又快又不用钱,的确还是很方便。

AI还可以生成照片、视频用于广告,大大降低成本和制作时间。

我来体验一下这个过程,从草图  —  AI生成图  —AI生成视频:



我先画了一只猫?,一个扫地机,然后让AI画出来
我画得不太好,所以生成的跟我想象的有点不一样,不过可以忽略。



再用AI 生成视频,一个扫地机视频很快就生成了

AI可以生成一些图片,替代照片,降低拍摄成本,并大大缩减制作时间。



跟真正拍摄的还是有差距,不过多数人没有那么挑剔



以假乱真的模特,不花钱,而且还有一个好处是不用担心侵犯肖像权





拍个红酒广告,连模特,摄影师都省了。





走在超市和地铁,发现AI广告和产品包装已经很普遍了。

对于户外广告业,我认为影响很大,因为这些场合往往要求不高,而且一些广告、海报时效很短,用不了几天就需要更新,花费很高的成本对于企业并不划算。

不过,就算是AI出的图,除非特别的场合,它往往很少能直接采用,还是需要人工最后完善,而且也并非随便一个人都可以用AI做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作品,AI在这些应用场景中,它可以成为设计师的助手,提供素材、参考图、可以通过寻找一些灵感。

二、游戏与动画、影视设计






AI可以用于角色与场景设计





AI生成游戏场景

AI在游戏、动画中的应用,主要还是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大大提高效率。AI在游戏、动画行业中能提高原画师的工作效率,这使得原画师岗位的需求数量大大减少。


三、产品、工业设计、建筑与空间设计、时尚与纺织设计

其实这几个方向上,我认为AI起到的作用是相似的,一是提供创意参考,二是生成一些效果图,三是提供一些数据。

注:以下参考图片来自网络



AI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AI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AI在室内设计的应用



AI在服装设计的应用

AI除了能够生成一些参考图,效果图,一些设计AI还可以提供材料数据、价格数据给设计师参考,大大提升了设计师的效率。





欣爸观点

AI的好处:

个人体验,AI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的应用,改变了设计师的一些工作方式,使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以往设计师在出草图之后,要生成一个效果图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成本不低,而且需要多次跟甲方反复沟通和调整后才能定稿,而用AI 可以瞬间生成,而且修改也是瞬间完成,大大减少跟甲方的沟通成本。

通过AI的一些生成图,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帮助设计师产生创意和灵感,也可以缩短设计师的构思时间。





看到一些设计师的手稿之后,是不是会感觉对于大多数设计专业来说,花费巨大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把素描画到90多分,似乎意义不是很大,估计绝大多数从业多年的设计师们参加联考,可能也就是个及格水平。当然有一些专业,还是需要很好的手绘能力,不能一刀切。






正因为美术生花费几个小时画的素描,AI 可以瞬间生成,于是让很多人吵吵学美术没用了,我觉得原因在于没有搞明白学美术的目的是什么。





使用AI时发现的一些问题:

1、在一些场景,尤其有多个人物,复杂场景时,AI就很难处理得好,而且对于一些词比如一些动词,数量,方位等词语,AI就很难理解,无数次调整关键词都无法都得到想要的图,因可控性较差,无法精准调控,所以目前来说,它作为一个素材的生成工具,再结合人工用软件来做设计,应该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

2、不能用生成式的视频替代动画师的工作,因为可控性很差,无法精准实现导演意图,AI生成视频作为动画片真正用于商业正式场合很少,个别AI动画片效果也很糟糕,辣眼睛,目前还只是作为一种实验性的作品。





但即使还有各种问题,毫无疑问,AI的出现也大大提高了效率,让设计师岗位大大减少了,一个设计师可以干原来好几个设计师的工作,甚至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无需设计师,一个人稍微学几天基础,用AI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设计,差别在于质量的高低和审美的高低。

但应该注意到,它取代的更多是一些工具性的工作。

一些有名的设计大咖,他们往往只需要提供一些手稿和概念,至于细节方面往往是由助手或者一些专门提供效果图的公司来完成的。



从这两张设计草图和上面作品草图看得出,设计师的思维和灵感是AI无法替代的,但AI能帮助你快速生成效果图,抢的是做效果图的美术生饭碗。
AI的应用,并没有取代这些设计大咖的工作,而是给这些设计大咖作为一个很好用的工具,但能替代部分效果图制作公司的工作,以及助手的工作,而且往往具体的细节完善工作需要的人手会更多,这使得一部分工作岗位需求大大减少。
因此AI的应用,对于设计行业带来影响巨大,效率提高使得工作岗位减少,造成两极分化,大量纯技术工具型辅助型岗位被取消,但对于行业中优秀的设计师,则影响不大,只是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模式,一人可以完成原来N个人的工作量,效率高得多。



其实这跟电脑普及让打字员工作岗位消失,银行、高速收费系统升级使工作人员大大减少一个道理,但总还是需要有策划人、管理人员和负责人,这些岗位会减少但不会消失。

技术的更新换代,会使得各种不同类型产品项目的管理流程变得扁平化,一般来说被裁撤的工作岗位,都是从低到高逐步进行,要想继续在本行业有发展前景,不被裁掉,那只能尽可能站在高处。





那对于美术生,该如何应对呢?我的一些粗浅看法如下。

1、在专业领域中深耕,成为一个真正的创作设计师,也就是那个画草图的人,靠创意和灵感吃饭的人。

当你站在顶端,需要做的只是输出思想、灵感和创意,AI只是你的工具,你不用担心你的工具把你替代了。

2、达到极高专业水平,达到AI无法企及的高度。

现在一些要求不高的插画和平面设计可以被AI替代,但著名插画师和海报设计师,在一些高端需求中,AI并不能造成威胁,高端需求中对于成本控制要求不高,更看重质量,而AI在高端领域中,作品质量还是差强人意,比如著名插画师并不会被AI影响,作品仍然是数万元一张且还需要排队等候排期。





3、拥抱并掌握AI,比别人用得更好。

相比之下,绝大多数人的从业还都是从基层做起,不可能出道就站在巅峰,真正数量庞大的工作岗位是实现创作人员作品的辅助性和生产性的工作而非创作,那么能不能更好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决定自己的就业机会,这是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

就好像一部哪吒,制作团队一百几十个,制作人员4000多人,但导演、编剧只需要一个饺子和一些主创团队就够了,大部分人的工作不是创作而是制作。

那么对于美术生来说,能不能很好的掌握AI 决定了自己工作效率和就业机会,拥抱AI就是大势所趋。

另外,不同专业,AI造成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一些专业中,影响要小一些,那么选择专业的时候,也不妨有所考虑。





1、一般来说,三维设计的专业用途较广,技术难度也比二维设计大,AI替代较难。

AI比较容易替代的一些岗位是二位平面的设计岗位,而三维的设计工作,软件要实现起来难度要大很多,暂时也就没有那么容易替代,还需要较多人工处理,比如三维建模在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等行业中都用有较多应用,工作岗位较多。

2、连续性带有故事性的动画专业,AI较难替代。

虽然AI可以生成一些短视频,但在连续性长视频,多角色的复杂场合,AI还远远达不到商业要求,这个行业中,AI难以替代大部分的工作,起到的作用还是限于单个角色设计,场景设计中作为辅助。

3、一些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特征,需要较高的原创性,高质量的专业中,AI 作用有限,就好像作家宁可几年出一部精品,也不愿意每天出一部垃圾作品,一些低质量的网络小说,短剧,AI可以大量量产,但真正的精品不会是这样产生的,只有用心反复打磨才能出好作品。





举个例子,绘本、图像小说一类的专业,因为对于作品要求的是更高的质量,而并非数量和速度,AI并不能发挥其效率高的优势,虽然有一些软件可以生成类似连环画一样的图片,但效果远达不到出版要求,而在AI生成的图上去做修改和调整,花费的时间成本比人工手绘还要多,因为艺术品并非需要大批量生产,而需要的是高质量,因为没有批量成本要求,那么为少量单品去训练AI模型,成本反而会更高,使用AI失去意义。

这也是我看到美院毕业展上一些绘本和图像小说类作品,学生们都没有用AI来制作的原因,甚至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他们还采取纸上手绘的传统方式,因为即使板绘也往往达不到传统的纸上绘画的质感,艺术品不要求快和大批量生产,在这个领域中,AI作用是较小的。

总之,AI还是需要人给它下指令的,而能生成出什么质量的作品,就要看下的指令的质量。





最终决定作品的质量,是设计师的思维、创意、审美水平,当明白AI只是一个工具的时候,有了AI还用不用学美术,这个说法就有答案了。

有些自媒体有一个观点,AI时代,美院优势不再,画得好没用,而综合性大学跨学科更容易,将来会更优势,是不是这样呢?下一篇再分析一下,AI的应用对于美院和综合性大学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zNTUyNDA4MQ==&mid=2247487955&idx=1&sn=04630bcab26ed90740797f3f13eba39d&chksm=c2adf24df5da7b5b65b8db100d87cd2ada1ae90b0a59e393c09e4addf440f850fe563670597d&cur_album_id=3916099072943112193&scene=189#wechat_redirect


AI应用和发展对美术生有什么影响?AI对于美院和综合性大学的影响有什么不同?(二)

网上刷到一个有趣的观点,几个博主认为,AI时代来临,美院将越来越没有前途,尤其是设计专业。





原因是AI时代的来临,AI就能画的很好,美院学生画得好的优势将没有用武之地,而设计将与科技更加融合,综合性大学在这一点上更有优势,没有画得好的优势,美院将逐渐没落。

这个问题,先用AI来回答一下:



这个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逻辑上也有待商榷。



首先,AI虽然在绘画和设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美院学生所培养的艺术感知、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是AI难以复制的。这些能力对于设计行业来说仍然至关重要。

其次,设计确实在与科技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综合性大学就具有绝对的优势。美院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艺术与科技的结合点,推动设计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此外,美院与综合性大学在学科交叉和资源整合方面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共同推动设计领域的进步。

最后,美院的优势不仅在于绘画技能,更在于其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氛围。这些因素为美院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资源和创作灵感,是综合性大学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AI时代的来临并不会导致美院逐渐没落,相反,美院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为设计行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一些自媒体博主专家是这样说的,设计将与科技更加融合,综合性大学在这一点上更有优势,没有了画得好的优势,美院将逐渐没落。





我赞同AI的回答,这个观点片面而且缺乏逻辑性,但AI的回答往往比较空洞而无实际,我来补充一下。

AI能替代的设计师和画师,往往是画得一般的,而不是画得特别好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在招聘中,对于造型功底非常扎实的毕业生还是很欢迎的,经常听到一些美院造型专业毕业生,学习了一些相关课程成为游戏公司原画师的例子,而且就在我们群里就有实际例子,美院造型专业同学自学原画后入职了某互联网头部游戏大厂担任原画师,这些企业不是不没有这些岗位了,只是岗位减少,要求更高。





AI可以说提高了门槛,而不是把门关上了,在绘画能力上,显然美院具有更高的高度,拦住的应该是较低水平的,从跟几位家长们交流中得到一些大一学生的反馈,同年毕业的一些学生进了大学后,一个学期后对比,同专业在美院的同学绘画能力领先很多。

我上一篇文章,本文(一)部分里面总结过,重复性高的工作,更有规律和程序性,需要数据分析,需要效率的一些工作,较容易被替代,而一些更考验思维创意的工作,需要创造性的工作,没有那么容易被替代。

那什么院校对于思维创意和审美有更高要求呢?

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各个院校的校考考题和毕业生作品,对比一下各个院校的毕业展作品,其实很容易体会到。





设计与科技的结合越来越多,AI是科技,综合性大学有较多的学科融合,所以AI的发展,对于综合性大学有利,听起来似乎有道理,我认为其实有一点不求甚解,只看表面,想当然。

AI是高科技,但使用AI并不是什么高科技,高档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是高科技设备,但一个摄影作品的好坏,更重要是摄影师审美和艺术水平决定,而不是相机本身。

无论是美院、艺术学院、还是985、211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都是高科技技术的使用者,把AI技术用于艺术设计,并不是985、211的艺术设计专业,要写代码研发AI软件,个别专业要写一点代码,也是比较浅的应用型二次开发。





相反,随着AI的发展,代码都可以编了,威胁的反而是一些更单纯依赖技术的工种。

就好像集成电路的发展,使得电子维修工作变得简单,以前一个一个元件查故障的高技术活,现在拿一个检测电脑一测试,检查出故障点整个模块更换,维修工门槛低得多。

也好像WINDOWS系统也使得电脑的运用变得简单和普及,而当年还是DOS系统时,大学生还得穿个防静电白大褂才能进去计算机房敲那么几行代码,能摸到电脑都已经很高大上了。而当年电脑还是个稀缺物品的时候,能组装一部电脑的人都好像很高科技,其实看起来就比较简单,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凑在一起略微调试而已,又不是他们制造的硬盘CPU和操作系统。





AI的应用,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美院,其实用法并没有多大不同,要说有影响,也是不同专业中,略有一些差别而已。

别说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了,家长们要有这兴趣,认真去学一下,AI也能比较熟练使用,但作品水平高低,决定性因素是美学素养和设计学知识。

所以,AI时代,美院会越来越没落,综合性大学会发展更好,这个观点连AI都认为缺乏逻辑。

这个观点的产生,我觉得是有些自媒体博主的思维方式问题,比较容易想当然,喜欢从名字上脑补出很多主观观点而不去思考实质和内涵逻辑,浮于表面而没有具体,基本上都拿不出实际的例子予以说明。

而且一些观点往往互相矛盾,一方面也都公认AI无法替代设计师的思维、创意、审美,另一方面又认为对于审美、思维创意更为注重的院校,更为不利,不知道如何自圆其说。





这种想当然和一种固执的观念有关,还对于文化分和高科技的盲目崇拜,有部分自媒体是对于美院充满固化的偏见的,其实美院比大家想象的其实要更激进和前卫。

其实即使没有AI这个概念之前,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也早就开始了,这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不是刻意而为之,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也是好多年前就有的专业,不是AI出现后才有的,美院和艺术类院校也有这些专业,在一些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准,AI的出现只是多了更多的一种工具而已。

而且,美院对于AI的应用,也很热衷和积极,国美甚至还搞了一个AI中心。






央美也对于AI的应用也非常积极,在多个项目中都有应用,下面是其中一个例子。





天美直接建立一个人工智能艺术学院:

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艺术学院在天津美术学院揭牌

媒体聚焦丨我校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艺术学院获《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很多大学领导都鼓励老师和学生用AI,美院甚至更超前,而相反一些中外合办院校,一些项目对接国际知名品牌,对于版权更为谨慎,外方教授禁止学生用AI。





另外也需要提示一下,AI就是一个工具,它是基于大数据统计的产物,至少目前我们使用的AI还不具备自主意识和思想。

它给出的结果并非是思考而来而是统计而来,数据库如果是错误的,给出的信息也会是错误的,甚至有需要有人还可以人为故意污染数据给出错误信息,因此也不能盲目相信AI提供的信息。

比如当我们用AI去生成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图时,有时候往往会出现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就是因为发到网上的一些信息原本就是垃圾信息。





另外,群里家长在用Deepseek回答一些艺考知识的时候,给出的信息基本都是几年前的过时信息,还有,在提到毒教材事件时,AI也张冠李戴将屎盆子扣在了中央美院头上。事实上这个事情跟中央美院毫无关系,一些自媒体为了博流量胡编乱造张冠李戴后又有一些自媒体不加证实四处传播,污染了数据库,AI就把这个信息作为了自己的答案,事实上毒教材始作俑者和审核者都跟央美无关,而且毒教材的善后和重绘工作还是中央美院师生做的,由孩子所在工作室的学姐学长们加班加点熬夜完成的。





点击下方链接可以查看:

中央美院团队绘制丨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重绘!





深度思考,机器人会有自主意识和情感吗?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4I75FPy-i65vVt7KA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