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和发展对美术生有什么影响?AI对于美院和综合性大学的影响有什么不同?(二)
网上刷到一个有趣的观点,几个博主认为,AI时代来临,美院将越来越没有前途,尤其是设计专业。
原因是AI时代的来临,AI就能画的很好,美院学生画得好的优势将没有用武之地,而设计将与科技更加融合,综合性大学在这一点上更有优势,没有画得好的优势,美院将逐渐没落。
这个问题,先用AI来回答一下:
首先,AI虽然在绘画和设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美院学生所培养的艺术感知、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是AI难以复制的。这些能力对于设计行业来说仍然至关重要。
其次,设计确实在与科技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综合性大学就具有绝对的优势。美院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艺术与科技的结合点,推动设计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此外,美院与综合性大学在学科交叉和资源整合方面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共同推动设计领域的进步。
最后,美院的优势不仅在于绘画技能,更在于其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氛围。这些因素为美院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资源和创作灵感,是综合性大学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AI时代的来临并不会导致美院逐渐没落,相反,美院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为设计行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一些自媒体博主专家是这样说的,设计将与科技更加融合,综合性大学在这一点上更有优势,没有了画得好的优势,美院将逐渐没落。
我赞同AI的回答,这个观点片面而且缺乏逻辑性,但AI的回答往往比较空洞而无实际,我来补充一下。
AI能替代的设计师和画师,往往是画得一般的,而不是画得特别好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在招聘中,对于造型功底非常扎实的毕业生还是很欢迎的,经常听到一些美院造型专业毕业生,学习了一些相关课程成为游戏公司原画师的例子,而且就在我们群里就有实际例子,美院造型专业同学自学原画后入职了某互联网头部游戏大厂担任原画师,这些企业不是不没有这些岗位了,只是岗位减少,要求更高。
AI可以说提高了门槛,而不是把门关上了,在绘画能力上,显然美院具有更高的高度,拦住的应该是较低水平的,从跟几位家长们交流中得到一些大一学生的反馈,同年毕业的一些学生进了大学后,一个学期后对比,同专业在美院的同学绘画能力领先很多。
我上一篇文章,本文(一)部分里面总结过,重复性高的工作,更有规律和程序性,需要数据分析,需要效率的一些工作,较容易被替代,而一些更考验思维创意的工作,需要创造性的工作,没有那么容易被替代。
那什么院校对于思维创意和审美有更高要求呢?
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各个院校的校考考题和毕业生作品,对比一下各个院校的毕业展作品,其实很容易体会到。
设计与科技的结合越来越多,AI是科技,综合性大学有较多的学科融合,所以AI的发展,对于综合性大学有利,听起来似乎有道理,我认为其实有一点不求甚解,只看表面,想当然。
AI是高科技,但使用AI并不是什么高科技,高档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是高科技设备,但一个摄影作品的好坏,更重要是摄影师审美和艺术水平决定,而不是相机本身。
无论是美院、艺术学院、还是985、211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都是高科技技术的使用者,把AI技术用于艺术设计,并不是985、211的艺术设计专业,要写代码研发AI软件,个别专业要写一点代码,也是比较浅的应用型二次开发。
相反,随着AI的发展,代码都可以编了,威胁的反而是一些更单纯依赖技术的工种。
就好像集成电路的发展,使得电子维修工作变得简单,以前一个一个元件查故障的高技术活,现在拿一个检测电脑一测试,检查出故障点整个模块更换,维修工门槛低得多。
也好像WINDOWS系统也使得电脑的运用变得简单和普及,而当年还是DOS系统时,大学生还得穿个防静电白大褂才能进去计算机房敲那么几行代码,能摸到电脑都已经很高大上了。而当年电脑还是个稀缺物品的时候,能组装一部电脑的人都好像很高科技,其实看起来就比较简单,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凑在一起略微调试而已,又不是他们制造的硬盘CPU和操作系统。
AI的应用,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美院,其实用法并没有多大不同,要说有影响,也是不同专业中,略有一些差别而已。
别说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了,家长们要有这兴趣,认真去学一下,AI也能比较熟练使用,但作品水平高低,决定性因素是美学素养和设计学知识。
所以,AI时代,美院会越来越没落,综合性大学会发展更好,这个观点连AI都认为缺乏逻辑。
这个观点的产生,我觉得是有些自媒体博主的思维方式问题,比较容易想当然,喜欢从名字上脑补出很多主观观点而不去思考实质和内涵逻辑,浮于表面而没有具体,基本上都拿不出实际的例子予以说明。
而且一些观点往往互相矛盾,一方面也都公认AI无法替代设计师的思维、创意、审美,另一方面又认为对于审美、思维创意更为注重的院校,更为不利,不知道如何自圆其说。
这种想当然和一种固执的观念有关,还对于文化分和高科技的盲目崇拜,有部分自媒体是对于美院充满固化的偏见的,其实美院比大家想象的其实要更激进和前卫。
其实即使没有AI这个概念之前,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也早就开始了,这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不是刻意而为之,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也是好多年前就有的专业,不是AI出现后才有的,美院和艺术类院校也有这些专业,在一些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准,AI的出现只是多了更多的一种工具而已。
而且,美院对于AI的应用,也很热衷和积极,国美甚至还搞了一个AI中心。

央美也对于AI的应用也非常积极,在多个项目中都有应用,下面是其中一个例子。


天美直接建立一个人工智能艺术学院:
媒体聚焦丨我校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艺术学院获《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很多大学领导都鼓励老师和学生用AI,美院甚至更超前,而相反一些中外合办院校,一些项目对接国际知名品牌,对于版权更为谨慎,外方教授禁止学生用AI。
另外也需要提示一下,AI就是一个工具,它是基于大数据统计的产物,至少目前我们使用的AI还不具备自主意识和思想。
它给出的结果并非是思考而来而是统计而来,数据库如果是错误的,给出的信息也会是错误的,甚至有需要有人还可以人为故意污染数据给出错误信息,因此也不能盲目相信AI提供的信息。
比如当我们用AI去生成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图时,有时候往往会出现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就是因为发到网上的一些信息原本就是垃圾信息。
另外,群里家长在用Deepseek回答一些艺考知识的时候,给出的信息基本都是几年前的过时信息,还有,在提到毒教材事件时,AI也张冠李戴将屎盆子扣在了中央美院头上。事实上这个事情跟中央美院毫无关系,一些自媒体为了博流量胡编乱造张冠李戴后又有一些自媒体不加证实四处传播,污染了数据库,AI就把这个信息作为了自己的答案,事实上毒教材始作俑者和审核者都跟央美无关,而且毒教材的善后和重绘工作还是中央美院师生做的,由孩子所在工作室的学姐学长们加班加点熬夜完成的。
点击下方链接可以查看:
深度思考,机器人会有自主意识和情感吗?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4I75FPy-i65vVt7KA9A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